由中国报新闻网 http://www.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08-04-26&sec=mas&art=0426mi20.txt 转载至部落格:
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副部長鄧文村說,身為副部長,待人處事都須運用智慧,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身為副部長,實際上沒很大權力,真正決策權在部長手中。”
他指出,若要有發揮余地,須善于處理人際關係,萬一在部門人際關係不好或和部長不合,等于剝奪自己的發揮空間。
“副部長名稱是Timbalan Menteri,事實上只是‘部長助理’(Assistant Minister),扮演輔助部長的角色。”
鄧文村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部長委託副手進行一些任務,就是給予副手最大的發揮空間。
他坦承,副部長並非外界指擁有很大權力,有關權力其實來自部長授權,過去很多人都不願意說出來,但事實是如此。
另一方面,鄧文村指出,該部會考慮仿傚一些國家,對一些古蹟觀光景點,限制旅客人數,避免過多遊客,造成文物受破壞。
他認為,這是有必要考慮的事,因為若古蹟沒獲適當保護,可能會受破壞。
他說,文化的文宣工作應再加強,才能滲透民間,讓民間真正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多采多姿。
“我們不能整天只說我國優勢是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如整天都說多元文化……但人民沒強烈感覺到。”
他指出,許多宣傳工作不足,信息並沒傳達至公眾及民間組織。
“文化部過去推動的活動,並不為人所知,如大馬國家藝術學院(ASWARA),其實沒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更遑論該藝術學院推動的活動。”
他認為,推廣文化不能只活在象牙塔,自我編織夢想,跟普羅大眾脫節。
“一種文化如與大眾脫節,生命力都不會長久。”
不角逐馬華中央黨職
鄧文村說,即將來臨的馬華中央黨選,沒角逐入主中央領導層的意願,即使獲基層支持,也絕不在其考量範圍。
“我只希望能專注在州扮演好角色,中央對我而言,我只扮演輔助性角色。”
現年67歲的他坦言,其實年齡是造成他捨棄角逐更高中央黨職主要因素。
“若我現在40歲或50歲,今天的想法可能會不同。”
他說,從不為官職或黨職設想,去決定所做的事情。
“你接受了一個責任,你就須全力以赴,而不是尋求更上一層樓。”
半工讀上大學同學助渡難關
鄧文村今日達致的成就,一切都靠自食其力。
來自清寒家庭的鄧氏,父親鄧寶三娶有兩名妻妾,母親賴玉枝是父親的第二位太太,家中有16名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
他透露,當時,父親在柔州老家經營咖啡店,收入僅夠糊口,根本無法供讀大學,他是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大學學業。
回憶起讀書過程,他說,箇中最大的原動力,就是期望有朝一日,能擺脫貧窮窘境。
鄧文村在峇株巴轄華仁中學高中畢業后,考獲新山日間師訓學院文憑,展開執教生涯。
鄧文村自1963年,便在新山寬柔第一小學執教,1973年至1975年則在嗎哂中學執教,期間一直是早上執教,下午就到新加坡大學兼修法律系,然后于1971年開始唸校外社會科學課程。
當年,他通過自修考取劍橋學校高級文憑,以及夜修首屆理科大學校外榮譽學位,分5年完成社會科學(主修經濟)榮譽學位,並曾與教育部前副部長拿督韓春錦成為同窗好友。
1976年,父親逝世,他曾萌起退學念頭,幸獲同學鼎力相助,助他渡過經濟難關,完成學業。
心力投入熱衷事忽略家庭好愧疚
團結、文化及文物副部長鄧文村坦承,由于對熱衷的事情投注過多心力,反而忽略了家庭,令他深感愧疚。
鄧氏好學不倦,除了斷斷續續修讀法律系課程及積極參政,也活躍青年活動,因而冷落在身邊37年的太太楊金蘭。
“我一度因對太太覺得愧疚,而選擇放棄理想,錯過一些“心水”課程。”
鄧文村接受專訪時,剖析其內心一面。
兩人是于1964年,在新山寬柔第一小學執教時相識相戀,婚后育有2女,大女兒鄧為真已成家並有一子,小女鄧為美,目前在新加坡任職藥劑師,家中如今只剩他們夫妻二人。
回想當年,他笑言,自20年前起,他就開始過著“離家出走”的生涯。
“我在家不是專注自修課程,就是整天往外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他說,由于忙于活動,當時家中女兒及各種事務,幾乎都是太太一手承擔。
當年,鄧氏想修讀法律系的念頭,從未磨滅,因父親逝世而放棄新加坡大學修讀中的校外法律系,而較后再去修讀倫敦大學校外法律系,並完成首階段考試,原想再繼續深造,惟為了太太,他毅然放棄。
“捫心自問,覺得太對不起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太太,我最終選擇放棄深造機會。”
他說,如今趁有休假和空檔時間,都會攜帶妻子出國,做為多年來對妻子默默付出的一種補償。
章欽火箭章耀民政三叔侄和睦相處
鄧氏一門三傑,卻分別加入不同政黨,成為大馬政壇津津樂道的佳話。
叔叔鄧文村加入馬華公會,侄兒鄧章欽及鄧章耀兩兄弟,則分別加入民主行動黨及民政黨。
儘管政見大不同,三叔侄分別為不同政黨效力,卻能情理及義理兩兼顧,和睦相處。
鄧文村說,箇中秘訣很簡單,只有四個字:互相包容。
他指出,3人相聚時,若對各政黨作風不表認同,也會據實表達,沒顧忌。
他說,有時,鄧章欽聽了其不一樣的政見,也不會頂嘴反駁。
“同樣的,章欽對政府作風不苟同,我也會細心聆聽。”
他說,彼此政見各異,但不會針鋒相對,可能是長幼情強過政治觀點,不會發生衝突。
他笑言,其實他們兄弟倆也談政治,章耀也在其面前批評馬華及行動黨,彼此都會一笑置之。
中国报新闻网 26.0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