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国会朝野单打:邓文村VS蔡添強

由星州日报 http://www.sinchew-i.com/sciWWW/node/38963?tid=87转载至部落格:

李宗偉先來國會,過後去峇東埔?

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兼馬華地不佬區國會議員鄧文村

如果我們帶上政治眼鏡看事物,一切都將變得政治化。

我要強調的是,國陣沒有刻意安排李宗偉先來國會,過後再去峇東埔,我們不能將這方面的事物政治化。

李宗偉在奧運取得一面銀牌,為大馬增光。他來國會接受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及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的表揚,這是政府對他的一種肯定,沒有任何不妥之處。

總而言之,李宗偉是全民的英雄,應受到表揚,其他的運動員也應該同時受到嘉許。

至於李宗偉可能將在周三(8月20日)前往峇東埔,這對我而言,也不是不可以的,他來自檳州,现在回去,也算是衣錦還鄉。

公正黨宣傳主任兼峇都區國會議員蔡添強

李宗偉首先來國會拜會正副首相,過後再到峇東埔,這明顯是國陣的刻意安排。

我們不應該把政治及體育混為一談,而安排李宗偉前往峇東埔補選為國陣候選人站台。

如果前往峇東埔是出自李宗偉的個人意願,這就無話可說,但若是被“強迫”,那就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由於大馬的運動員一直被安排週旋於政治圈中,因此導致大馬的運動事業無法取得突破。

星洲日報 20.08.2008

邓文村巡视地南河‧了解地南新村涨水根源

由星州日报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42249转载至部落格:


(柔佛‧新山)地不老區國會議員鄧文村一行人,於日前巡視位於地南新村一帶的地南河,實地瞭解該地區時常面對涨水問題的根源。同行的包括地南新村村長鄭己華,新山中區市議員張瑞榮,地南村委會財政丘德富等人。

國會議員一行人除了視察該河流外,也視察附近的幾個發展工程,其中包括正在施工的地南村委會活動中心和新村甘巴斯路的排水系統。

鄧文村讚揚水利灌溉局在世紀大水災後,採取積極和正面的態度,施工修復已被河水侵蝕的地南河岸。此工程除了能夠惠及地南新村居民外,也直接解決了長年累月在地南新村低窪一帶發生的嚴重漲水事件。

鄭已華:考慮及研究美化河流

鄧文村強調,除了他本身,地方代議士和前任新山中區市議員邱思祥上議員都在這幾年裡,不斷的向水利灌溉局官員商討如何解決地南一帶居民的困擾,如今工程進展也已接近完工了。

他在現場也不忘讚揚居民的合作和體諒,促使工程能夠順利進行。鄭已華村長也補充表示會考慮及研究美化河流的可能性。他也表示必須視居民的意願和支持才能進行。
星洲日报 12.09.2008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市會人員出馬‧住家蜂巢消除



市會人員出馬‧住家蜂巢消除
2008-09-21 11:46


市議會人員在屋頂噴藥水除蜂。(圖:星洲日報)

日期:19/9/2008時間:晚上7時50.地點: 新山福林圓倫比亞十九,門牌29(單層排屋)
(柔佛‧新山)新山福林園倫比亞19路一單層排屋出現蜂巢,地不佬區國會議員服務中心在瞭解情況後,安排了市議會派員消除。
出現蜂巢的是門牌29號的單位。919日上午9時10分,地不佬區國會議員服務中心兩名負責福林園區的特別助理沈光明與謝盛強,聯同一名62歲的黃姓販到出現蜂巢的單位視察後,安排市議會人員法基爾於晚上7時30分前去除蜂巢。整個行動花費了半小時。
居民感謝地不佬區國會議員服務中心的幫助。
地不佬區國會議員服務中心主任林益磐博士,感謝新山市議會滅蜂小組迅速行動為民解困。
他表示,往後福林園地區的民生問題,居民可聯絡服務中心特別助理沈光明 ( 019-728 0020 ),或謝盛強 ( 012-786 2221 )。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黄家定与马华地不老区会交流









邓文村:具代表性 二十四节令鼓或列文化遗产 02/09/2008


(新山11日訊)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鄧文村說,繼高椿舞獅之后,我國首創的廿四節令鼓,有望成為下一個被列為國家文化遺產的華族藝術項目。

鄧文村說,廿四節令鼓在我國文化中深具代表性,有關單位已在為它申請列為國家文化遺產,成數相當高。

鄧文村昨晚出席由新山南洋大學校友會主辦的“我思我歌音樂晚會”時,這么地說。

鄧文村認為,我國的華族文化表演仍處于業余性質,與其他族群相比,我國華社缺乏專業性組織推動文化表演。

他舉例,沙巴具備其象征性的表演,舞蹈藝術造詣相當高,惟在我國仍少看到可突出華族文化的藝術表演。

歡迎報讀藝術學院

鄧文村籲請華社及鄉團推動華族藝術,例如舞蹈、歌唱等等,讓它們在我國多元種族社會裡綻放異彩。

他透露,也是音樂會座上貴賓的新山中華公會會長賴益盛,對推動華族文化藝術表演這項呼籲,深表贊同;鄧文村也撥出3000令吉給新山南洋大學校友會,以示對文化藝術表演的支持。

另一方面,鄧文村說,凡文化藝術有興趣的人士,持有大馬教育文憑或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資格者,皆可報讀吉隆坡的國家藝術學院(ASWARA)。

“學院備有各項音樂樂器、舞蹈和電影等專業課程,有意者可聯絡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門。”

“我思我歌音樂晚會”大會主席張拔川說,音樂會除了以歌會友,也藉此為5名來自新山南洋大學歌友會的成員及指導老師,籌募到奧地利參加第五屆世界合唱比賽的經費。

他也代表未克出席的士都蘭區州議員莫澤浩,宣佈撥出3000令吉贊助音樂會。

音樂會出席者包括新山南洋大學校友會會長沈觀銘、馬華新山區會婦女組副主席陳玉蘭等等。

中国报 02.09.2008

新山东北区嘉年华热闹开幕 筹获10万移交宽五

由星州日报 http://202.133.98.132/sciSC/node/79347?tid=38转载至部落格:


(柔佛‧新山)新山東北區《同歡共樂.攜手共進》嘉年華會的開幕儀式在強勁的節奏中、在動感的熱舞中掀開了序幕。

新山東北區嘉年華會由星洲日報主辦,聯昌國際銀行(CIMB)、Super Coffeemix和Munchy's榮譽贊助。協辦團體是新山東北區各華團、政黨和組織。

活動開幕儀式嘉賓是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鄧文村。他在會上宣佈撥出5000令吉給新山寬柔第五小學,充作此校的基金。

他希望這個撥款舉動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民眾熱愛華教的心理,大力支持寬柔五小。

此外,他在會上也把主辦單位籌得的10萬令吉款項,移交給寬柔小學五校董事長曾振強。

見證款項移交儀式的嘉賓有星洲日報總經理兼大會聯合主席符傳曙、上議員兼大會聯合主席邱思祥、柔佛區經理(發行和工廠)兼工委會聯合主席麥覺豐、寬柔五小家協主席兼工委會聯合主席鄭星發、聯昌國際銀行吉隆坡總部經理陳偉專、聯昌國際銀行新山福林園分行經理顏寶明、麥全世界(經銷)有限公司(Munchy's)助理銷售經理陳永潘、Super Coffeemix促銷主管尤索夫。

符傳曙:維護民族權益‧星洲日報與華社同在

星洲日報總經理符傳曙說,《星洲日報》是一份民辦報紙,除了傳達資訊外,同時也扮演維護民族權益、文化和教育的角色。

他表示,星洲日報不論國家發生什麼大事都與華社同在,站在最前線維護華社的利益,以華社的利益為依歸。

他說:“也就是這種角色,把星洲日報融入華社;星洲日報也是華社的報紙,因此星洲日報主動地走向華社,跟華人社會密切聯系。”

他表示,星洲日報主動地在全國各地主辦“同歡共樂.攜手向前”嘉年華會,便是走向華社的活動。

他說:“我們在各地跟華團聯辦這個活動,不單是加強與華團的聯系,也希望提供平台把地方上的華團聯系起來,加強地方上的團結和聯絡感情。”

他表示這項活動也為各華校籌款,為華教盡點棉力。

辦報理念‧立場永不變

另一方面,符傳曙說,《星洲日報》創刊於1929年,而明年將是80大慶。

他說:“79年來,我們經過風風雨雨,也見證了各個朝代的演變。雖然時代在變,可是星洲日報還是保持一貫的立場,辦報的理念與立場永不變。”

鄧文村:辦嘉年華聯繫華團‧《星洲》走入民間

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鄧文村說,星洲日報舉辦嘉年華會活動,讓民眾看到此報在扮演人民喉舌的重要角色之餘,也走向民間。

他說:“星洲日報通過舉辦嘉年華會,把當地的社團聯合在一起,共同推動這項活動,這證明星洲日報辦報的宗旨是正確的。”

他周日(24日)在為新山東北區“同歡共樂.攜手共進”嘉年華會主持開幕儀式時說,嘉年華會獲得家長和民眾踴躍支持,證明大家都十分關心華教與寬五的發展。

促媒體‧勇於批評偏差

另一方面,鄧文村促請媒體和社區領袖勇於批評出現偏差的政策。

他表示,當政府在實施一項政策時,有關政策的用意是好的,可是相關的政府機構十分龐大,而且實施起來需要时间,難免出現與原本政策不符的情況。

他說:“媒體和社區領袖這時不要保持沉默,應提出指正,發揮監督的角色,把心聲傳達給政府,切莫學習某些政黨上街示威。”

鄧文村在會上也批評某些政黨,欲通過示威和收买代議士的方式來推翻政府。

他說,受到人民委托、卻被收買而跳槽的代議士是不值得信任的,由跳槽的代議士組成的政府更是不值得信任。

他說:“他們在這個階段以欺騙方式處理問題,將來也會以欺騙方式來處理其他的問題。”

星洲日报 24.08.2008

Lawatan Rasmi Menteri Perpaduan, Kebudayaan, Kesenian dan Warisan Malaysia ke Jabatan Muzium Malaysia

Yang Berhormat Datuk Hj Shafie bin Hj Apdal telah membuat lawatan rasmi ke Jabatan Muzium Malaysia pada 30 April 2008. Beliau telah diiringi oleh Yang Berhormat Timbalan Menteri En.Teng Boon Soon dan rombongan daripada Kementerian Perpaduan, Kebudayaan, Kesenian dan Warisan Malaysia.

邓文村发文化奖予已故音乐家陈徽崇 由遗孀卫燕贞接领证书

由光华日报新闻网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08/08/01/7.html转载至部落格:

(新山31日讯)国民团结、文化、艺术及文物部追颁国家文化人物证书予已故音乐家陈徽崇,副部长邓文村是于昨日亲临陈徽崇的追思会,亲手把证书交予陈徽崇的遗孀卫燕贞。

邓文村指出,陈徽崇是国家独立50年来,首位夺得文化奖的华裔,文化部是于今年首度颁发文化奖,除了已故的陈老师之外,还有另4人受封,他们包括3名巫裔及一名印裔。

他说,由陈徽崇老师与陈再藩所创的二十四节令鼓,早已被政府列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之一,也被官方列为正式的仪式,无论是在海内外的文化节目,二十四节令鼓都是代表我国文化的“开场白”之一。

他续称,在陈徽崇老师病重时,他即催促文化部部长拿督斯里沙菲益阿达,即速颁发上述的证书,无论如何,由于部长目前身在英国的伦敦,因此无法亲临陈老师的追思会,亲手颁发相关证书予其家属。

他相信,因陈徽崇老师所掀起的文化热潮,不会因陈老师的逝世而成为了绝响,相反地,此一风潮,将会不断在我国持续下去。

文化部也将会在近期内,为5位获颁文化奖的人物,举行表扬大会,而陈徽崇的夫人卫燕贞也受邀出席。

千人出席追思会

逾千人出席已故陈徽崇老师的追思会,这是一个充满旋律的音乐追悼会!

一生为栽培音乐栋梁的陈徽崇老师,于本月27日下午4时病逝,他的遽然离世,引起了新山社区的震动,全国也为这一位大音乐家的离去,感到惋惜。

70年代,陈老师从台湾学成归来,于1973年开始,在宽柔中学执教,19年来,其音乐教育之路,为宽柔中学孕育出丰富的音乐文化种子。他最大的理念是希望在新山的社区内,成立一个正式的音乐厅,以便爱好音乐者,拥有一个正式表演的殿堂。

陈徽崇老师的夫人卫燕贞指出;“陈老师的一个遗愿,是希望音乐厅的建起,为了达成他的这个遗愿,我们愿意把部份帛金捐出,作为建音乐厅的经费,希望此举能够抛砖引玉,合众人的力量,尽速达成陈老师的遗愿。”陈老师虽得到众人的爱戴,惟一生清贫,其挚友诗人陈再藩才(小曼)在怀念陈徽崇老师即道出陈老师对学生们的爱护之情。

卫燕贞说,陈老师在病重时,非常感激众人给予他的支持,他在病重时说,倘若没有众人的支持,到底会怎么样。

虽然陈老师一生清贫,不过,他生前不遗余力地载培莘莘学子,对音乐的热衷,为他赢得了社会的尊崇。

陈徽崇老师,您安息吧。

骨灰撒大海 遗愿建立音乐厅

陈徽崇老师走了,他的骨灰将撒在大海,其遗愿将会永存,为文化的扎根。

逾500人今日出席陈徽崇老师的出殡仪式,而陈老师的骨灰将会撒在大海,其夫人卫燕贞希望能够为陈老师设立一个纪念碑,让后人也能够缅怀这一位本地音乐界的巨人。

陈徽崇老师的儿子陈光裕,今日代表其家人感谢各界对陈徽崇老师的关爱。

他说,陈徽崇老师的遗愿是建立音乐厅,不过,目前音乐厅的一砖一瓦都未建起,希望大家能继续完成其遗愿。“父亲希望在社会上有名望或富裕的人士,能够不忘为我们的文化继续扎根。”

在新山棉裕厅举行的出殡仪式,在约500人出席之下举行,众人陪伴陈徽崇老师走完其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光华日報 01.08.2008

邓文村:多元种族国家 了解各族文化促进团结

由星州日报 http://www.sinchew.com.my/node/76703?tid=1 转载至部落格:

(吉隆坡)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鄧文村表示,在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各族對彼此的文化有相互的瞭解,將有助於促進種族團結。

他周五(8月1日)出席由大馬華人穆斯林協會與大馬退休公務員協會主辦的慈善晚宴上致詞時,這麼表示。

他說,大馬人民所信仰的各種宗教都是教導人們向善和愛好和平的,它讓大馬各民族能夠和睦共處。

鄧文村說,其實回教和中華文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兩者都能夠互相汲取各自優良的文化來補己之短。

另一方面,大馬華人穆斯林協會主席拿督馬琦也表示,晚宴除了為中國四川地震災民籌款外,也讓兩國的回教徒有個互相交流的平台。

他說,為配合大馬政府要把大馬打造為世界教育中心的宏願,共邀請了30名中國學生前來我國學習阿拉伯語,同時體驗大馬回教徒的生活習俗和文化。

目前這批中國學生已在國際回教大學進行約3個月的課程,預計會在11月完成課程。

他也指出,根據一項統計數字,截至2000年,大馬華裔回教徒的人數大約有5萬7000人,有關人數正逐年增長。

出席晚宴者包括大馬退休公務員協會主席拿督巴杜卡拉惹旺馬末。

星洲日报 02.08.2008